司法培训资讯网:
父母将财产稳定地转移到下一代的手中,而不会发生家庭财富外流或遗产争夺等不利现象,是父母的心愿。然而,从大量的现实例子告诉我们,家庭财产的传承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量的纠纷与争议,使原本平静的家庭生活被彻底打乱,原本至亲至爱的家人反目成仇。
财产留给子女 有哪些“不确定性”?
继承人之间争产
古今中外,“争家产”屡见不鲜。利益的争夺在部分家庭中是普遍且长期存在,在父母还在世时常常就是平静水面下暗流涌动,而父母百年归老,继承人的财产争夺战正式打响。
遗嘱效力之争
在很多时候,父母为了图方便通过自书、口头、录音录像或打印的方式写下遗嘱,以为“万事大吉”。但当继承真正开始后,这些非公证遗嘱的效力往往会受到来自各方的挑战。
诉讼继承成本高
诉讼继承除了耗时长、诉讼成本高以外,还会出现亲人对簿公堂的遗憾场面,对亲情的打击不言而喻。
传承后失控的风险
有的子女获得财产后,大肆挥霍、“财产到手,父母赶走”或者子女的婚姻不牢固,比如离婚也会带来财富外流风险。如此一来,不仅家庭财富可能迅速流失,子女后代的安稳生活也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法律风险和经济负担
长期不办理财产继承手续会导致产权不明,可能产生法律关系更加复杂(例如转继承),牵扯的当事人越来越多,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最终法律上无法确认真正的所有者。
通过公证战胜“不确定性”
在今天的广州公证处“公证在您身边”公益直播中,关注身边事,解决烦心事,公证员通过以案说法,向大家介绍公证在家庭财产留给后代方面的作用和具体实践。在家庭法律中,公证具有的顺利实现合法权益、合理配置家庭财产、有效防范外部风险、平等和睦养老育幼、传承中华优良家风、弘扬诚信传统美德的作用十分突出。战胜财产流转到后辈的“不确定性”的公证方式主要有:
遗嘱公证
公证处作为专业的法律服务机构,可以为公民依法办理公证遗嘱。相对于其他形式的遗嘱来说,公证遗嘱需经过严格的公证程序,可以最大程度确保所立公证遗嘱真实、合法、有效。而在立遗嘱人去世之后,可以更好的保证立遗嘱人生前所留遗产能够严格按照遗嘱人所明确的方式和份额进行分配。
继承公证
遗产继承公证可以使遗产继承合法化,可以减少遗产继承过程中不必要的纠纷,有效保护继承人的合法权益,遗产继承具有较强的执行效力。
意定监护协议公证
以公证方式指定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作为自己失能、失智后的监护人,照顾自己的生活,处分自己的财产、权利等。以免在丧失行为能力之后,法定监护人不能妥善照顾自己,而有能力善待和照顾自己的亲友又因为法律的限制无法介入自己的生活。
析产协议公证
财产共有人通过协议公证的方式,根据一定的标准或合法约定,将共同财产分割出不同的份额,分属各共有人所有。析产一般适用于大家庭分家或者夫妻财产约定时对财产的处理。
公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活生生的身边事例启示,父母将财产留给子女时,也可能会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而且,基于生命周期的基本规律,开始规划家庭传承的时间越晚,那么可能出现风险的概率就越高。因此,家庭财富的传承规划必须未雨绸缪、宜早不宜迟。
来源:“公证在您身边” 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