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培训资讯网:2020年10月23日民政局发布预测数据,称“十四五”期间中国老龄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银发浪潮”快速袭来,如何协助老年人解决晚年赡养、医疗救治、死后丧葬、财产监管、财富传承等养老难题?如何实现老年人安心养老、体面养老、智慧养老和幸福养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些都将是社会需要面对的巨大难题。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综合性公证养老服务,针对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和养老需求,量身定制全套个性化公证服务方案。
案例
李大爷早年丧偶,与前妻生有一女李小花。李小花2岁时,李大爷和胡奶奶再婚,两人年轻时在成都打拼事业,没有生育子女,共同将李小花抚养成人。2018年,李大爷因车祸去世,在成都留下一套房屋,胡奶奶与李小花达成一致,胡奶奶支付与继承份额等值的现金给李小花,房屋由胡奶奶一人继承。一晃,胡奶奶都八十岁了,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孤身一人在成都的她,目前只有房产,没有经济能力进入养老机构,而且她更希望待在自己家里度过余生。她现在特别担心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解决自己的赡养问题;还有就是自己今后的人身照料、医疗救治问题,万一自己哪天失能了,谁来替自己“拿主意”呢?李小花在北京工作并定居,和胡奶奶没有联系,面对李小花的冷漠无视和自己养老的双重苦恼,胡奶奶向律政公证处求助。
公证员与胡奶奶交流后得知,胡奶奶有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吴奶奶、徐奶奶,平时走动频繁。吴奶奶有一个孙子小丁,徐奶奶有一个孙女小谢。胡奶奶是看着小丁、小谢长大的,小丁为人正直、忠厚,小谢有耐心又很勤快。经过与公证员反复探讨,胡奶奶觉得小丁、小谢值得托付,可以找小丁作为自己失能后的监护人,代替自己就人身保护、财产管理、医疗照护等事务行使决定权,并获取相应的酬劳;找小谢作为自己的扶养人,负责自己的生养病死葬,并将自己的房子遗赠给小谢作为答谢。这样,小丁和小谢,一个负责胡奶奶的监护,一个负责她的赡养,胡奶奶心中的难题终于找到了解决途径。
公证员与胡奶奶、小丁、小谢沟通后,为他们设计了意定监护协议+遗赠扶养协议的公证解决方案。拿到公证书后,胡奶奶心中的石头总算放下了,并向公证员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好了,故事讲完了,接下来进入今天的主题。
综合性公证养老服务常见的方式
1、意定监护协议公证。
2、遗赠扶养协议公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58条 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遗赠扶养协议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扶养人和遗赠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
3、居住权公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366条 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居住权”这一新型用益物权,赋予居住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权利,保障了“居者有其屋”。
4、医疗预嘱公证。医疗预嘱,是人们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事先签署的书面指示文件,声明自己对于今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等医疗救治问题的要求和想法,目的是保障患者的医疗自主权。医疗预嘱和遗嘱一样,只要设立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且内容不违法,就可以设立。依托公证处专业的团队,完成医疗预嘱的设立、进行公证并加以保存。
5、“公证组合拳”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意定监护协议+遗嘱(赠)”、“意定监护协议+提存协议+遗嘱(赠)”等。通过“公证组合拳”的方式办理相关公证事务,为老年人量身打造全套个性化公证法律服务方案,内容全面系统,既包括人身照顾、医疗救治、晚年赡养,也包括财产的管理、转让与监管,从而实现公证在家事法律服务领域的独特价值,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