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胎儿可以接受赠与吗?| 公证普法

时间:2023-02-16 15:20:28  来源:江西公证  点击:0

司法培训资讯网:

日前,一位张姓大爷来到江西省南昌市赣江公证处咨询公证赠与一事。

张大爷告诉公证员:他儿子小张和儿媳妇小王结婚多年,一直未生育。去年年底,儿媳妇小王发现自己有了身孕。早想抱孙儿的张大爷听到喜讯比小两口还开心。他特别想表达一下即将当爷爷的喜悦心情,而且想通过公证赠与这种比较有仪式感的法律方式,将价值30多万的金条送给小王腹中的胎儿。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贵重的礼物,还没出生的孩子有资格受赠吗?

公证员解读

按照医学标准,胎儿自完全脱离母体,且能自主呼吸后视为胎儿出生。

胎儿是每个自然人生命的必经阶段,法律对胎儿利益进行了特殊保护。

在涉及财产赠与、遗产继承等方面的民事法律行为中,将胎儿视为民事主体,保护了胎儿的利益。但是,未能出生的胎儿或者娩出时就是死体的胎儿就不是民事主体,不享有民事权利,其民事权利自始不存在。

小王腹中胎儿是否有资格接受爷爷的赠与,需要分两种情形解读:

情形①

胎儿如果顺利出生,金条归孩子所有,赠与成立。

情形②

胎儿如果意外流产或娩出时是死体的,则其受赠的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金条依然归张大爷所有,赠与不成立。

“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此案中,作为受赠人的胎儿,如其顺利出生,其生父母可作为法定监护人代其接受张大爷的赠与。

法  律  依  据

《民法典》第十三条: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民法典》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条: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请求交付。   

f696-hxvzhtf2681966

栏目列表

相关内容

-涉外法律-为自贸港涉外法治建设建言献策 海南律师服务业主题“候鸟”法治人才专题座谈会召开

-涉外法律-即日出证!涉外公证提质增速 全力护航企业出海

-涉外法律-重庆已有九家律所开展与港澳律所联营工作 打破传统模式提供更优服务

-涉外法律-“法护启航 沂企出海”第二期涉外法律培训会在文康临沂所举行

-涉外法律-粤港澳三地涉外商事法律服务如何对接?这场会议这样说

-涉外法律-跨境贸易法律风险如何破?这场活动给你答案!“民企会客厅”第32期涉外法律服务国际贸易专场活动成功举办

-公证-《国医少年志》引发热议,中医师承关系公证来助力

-公证-保全证据公证:关键时刻的“法律保险箱”

-公证-上台讲课展风采 提升技能显初心

-公证-公证服务送上门 温情关怀暖人心

热点内容

-公证-合作制公证机构应定性为非法人组织...

-公证-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在职工去世...

-公证-银行保管箱遗物,如何继承?

-公证-《底线》闺蜜男友杀人案:社会、公...

-公证-@港澳台同胞,你要的无犯罪记录公...

-司法鉴定-法定“四大类”鉴定之外还能不...

-公证-今年起,夫妻对这类房产约定,必须...

-公证-支付宝、微信账户余额如何办理继承...

-公证-【司法快讯】抖音侵权损名誉,公证...